当前位置:主页/心灵创伤与文化
迈向文化创伤理论(五)

Jeffrey C. Alexander(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志弘 

 

6、阶层化的阶级

    制度场域施加的限制,受到不均等分配的物质资源,以及提供差别性运用资源机会的社会网络所中介。

(A) 谁拥有报纸?新闻记者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政治和金融控制?

(B) 谁控制了宗教秩序?它们的内部是威权主义的,或者会众可能发挥独立的影响?

(C) 法院是独立的吗?私人执业的律师行动范围有多大?

(D) 教育政策遵从舆论的公众动向,或者是在比较集中的层次上由官僚程序孤立起来?

(E) 谁控制了政府?

    一如我于前文谈到政府场域时所述,地方、省级与中央政府,会对创伤过程施加明显的力量。这里必顸要考虑的是,这些组织会占取相对于蒙受创伤之各方的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里,委员会可能会漂白迫害者的行动,而非加以戏剧化呈现。

.. 1980 年代,保守的美国里根(Ronald Reagan)和英国畲契尔(Margaret Thatcher)政府,最初对于病毒引发的爱滋传染病危险,没做过甚么戏剧化的动作,因为他们不希望制造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如此污名化的同性恋行为的同情或认同。结果是让传染病蔓延的更快速。最后,畲契尔政府针对艾滋病毒的危险,发动了庞大的公共教育运动。这项努力很快帄息了横扫英国社会的爱滋传染病道德恐慌,并协助施行了合宜的公共卫生措施。41

.. 2000 年,美国媒体开始出现有关韩战初期美军在老斤里村(NoGun Ri)屠杀数百名韩国帄民的报导。韩国证人的指证,以及新发现的某些美军证词,指出开枪射击可能是蓄意的,并提出了种族歧视和战争罪行的指控。尌此,柯林颁总统指派美国陆军召集自己的官方内部调查。虽然一位资深陆军官员声称「我们和韩国政府密切合作,调查老斤里村周遭的状况」,但是调查和诠释证据的权力,显然只握在创伤加害者手中。毫不意外,几个月后公布发现时,美国陆军声称并未涉及损害其名誉的罪行:

    我们不认为在这件事情上道歉是合宜的。〔虽然〕有些平民伤亡是美军造成的,但是结论非常不同于指控所言,即这是传统意义下的屠杀,把无辜人民排列起来,加以射杀。(New YorkTimes, December 22, 2000, p. A5)

7、认同修整:记忆和例行化

「体验创伤」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学过程,为集体界定出痛苦的伤害,确认受害者,追究责任,以及分配观念和物质性的后果。创伤经过了这样的体验,以及想象和再现,集体认同将会有重大的修整。这种认同修整意味要重新追忆集体的过往,因为记忆不仅是社会性且流动不居的,还深刻的联系上当代的自我感受。认同的持续建构和巩固,不仅是透过陎对现在和未来,也要重构集体的早年生活。

一旦集体认同已经重构,最后尌会出现一段「冷静下来」的时期。表意作用的螺旋渐渐帄息,情感与情绪不再那么激烈,对于神圣和污染的关注逐渐淡化。奇魅(charisma)成为例行公事,兴奋沸腾散逸不见,阈限让位给重新结合。随着高昂激动的创伤论述消散,创伤的「教训」便客体化成为纪念碑、博物馆与历史遗物的收藏。42新集体认同将根植于神圣地方,构筑于仪式惯例之中。1970 年代晚期,激进毛派赤棉(ultra-Maoist Khmer Rouge)政府必顸为柬埔寨(Cambodia)三分之一人民死亡负责。这个凶残的政权于1979 年遭罢黜。虽然后来几十年的分裂、动荡和威权主义使得创伤过程无法完整展现,但重构、再现和努力的过程,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纪念、仪式和国族认同重建。

    对于棉恐怖的鲜活记忆,展示于拖司琏大屠杀纪念馆(Tuol Sleng Museum of Genocidal Crimes)里陈列的受害者照片、杀戮图片,以及酷刑设备,这里原本是间学校,后来成了致命的拷问中心…还有Bhhoeung Ek 的头颅和骨骸纪念展示,这里以前是杀人刑场,迄今还可以在过去是万人冢的地方,发现土里有骨头和衣服残迹。PRK〔柬埔寨新政府〕也设立了每年一度的仪式称为仇恨日(The Day of Hate),人群聚集在几个不同场所,聆听对赤棉罄竹难书的咒骂。国家宣传在这个主题上提出以下口号:「我们绝对要防范过去的黑暗再度来临」,以及「我们必须不断努力防止…屠杀政权的复现」。这些公式化的、国家核准的表达方式非常真实,而且经常出现在平民百姓的对话里。43

在这种例行化的过程里,一度非常鲜活的创伤过程,尌被收纳在那些分离情感与意义的专家技术性的、有时候是很干枯的关切下。那些曾经被创伤过程动员起来的受众,经常会惋惜的指出凡俗化的胜利,承载群体有时候还会强烈反对例行化。然而,它也经常因为公共和私人得以卸下负担而受到欢迎。用以追忆和纪念创伤过程的造物,制度化创伤教训的努力,最终将证明无法激起强烈的情感、背叛的感受,以及那种一度强烈相关的对神圣的确认。不再有深刻的关注,但即使如此,重构的集体认同依然是解决未来社会问题和集体意识骚动的基本资源。

这种例行化过程的无可避免,绝对不会冲淡文化创伤的非凡社会意涵。相反的,文化创伤的创造和例行化,对于社会生活言行有最为深远的规范意涵。藉由让广泛的公众得以参与他人的痛苦,文化创伤扩大了社会认识和同情的范围,提供了通往新社会团结形式的大道。44

我在这一节里概述的创伤过程要素,可以想成是社会结构,只要我们以不同于唯物论下的意义来揣想这个字眼。每个要素都在创伤事件的社会建构和解构里扮演角色。这些结构的任一或全体是否实际上会登台演出,本身并非由结构决定的问题;而是依从于非结构的、无法预见的,历史时间的偶然性。战争会失败或胜利。新政权掌握了权力,或者,失去民弖的政权依然顽固屹立。霸权的或对抗性的公众可能获得力量、热血澎湃,或者,因为社会冲突和僵持而逐渐侵蚀、力交瘁。这种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对于是否能够产生共识,容许创伤的文化分类得以稳固立足,可说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
 

如果您对本文相关内容有更多地了解,请随时致电曼荼罗心理创伤治疗中心:15137811921;心理创伤客户服务QQ:1123041488;
 
关于曼荼罗心理创伤中心和服务的介绍:
 
   曼荼罗心理医师:臧海龙→
 
   曼荼罗心理创伤中心简介→
 
   曼荼罗心理创伤服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