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灵性超越
谈论生命的意义

 
    作者:欧文.亚隆
    我们人类似乎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但是不幸我们被抛入一个没有内在意义的世界。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发明一种足以支持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且以一种狡猾的方式否认我们的自己的这种创造,这样我们能够得到结论说意义“就在那里”等着我们。而正在进行的对实在意义的追寻会使我们陷入意义的危机中。
    比起治疗师通常能够意识到的,实际上有更多的人寻求治疗的原因是对生命意义的担心。荣格说他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都是因为生命意义的问题找他咨询。但是主诉的问题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我的生活缺少内在和谐”、“我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激情”、“我为什么活着?”“生命肯定应该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性吧。”“我觉得十分空虚,每天晚上看电视让我觉得自己毫无目的、毫无用处。”“即使现在我已经50岁了,我仍然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一次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在《妈妈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提到过),在梦里,我在医院濒临死亡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跑到游乐场去玩转动马车(背景是恐怖屋)。当马车就要进入死亡的黑色巨嘴(指得是游乐场设置)的时候,我突然看到我的已经去世的妈妈站在观看的人群里,我大声叫她:“妈妈,妈妈,我好吗?”
    这个梦,尤其是我的“妈妈,妈妈,我好吗?”很长时间一直让我不能释怀。倒不是因为这个梦里对于死亡的想像,而是因为它对于生命意义的阴暗内涵。我想要知道,我生命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要获得我母亲的赞同?因为实际上我和母亲的关系不好,在她生前我根本不在意她的意见,因此这个梦显得更加讽刺。
     在梦中体现的意义的危机使得我以另一种形式考察自己的生活。在一个故事里我直接谈到了这个梦,我和母亲的鬼魂对话,为了使我们之间的裂痕愈合,同时也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命意义是如何彼此交叉和冲突。
      一些体验式的工作坊使用一些技术来鼓励进行与生命意义相关的谈话。也许最常见的是询问病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些什么。大多数对于生命意义的询问最终都会导向对于利他主义、享乐主义、为某种事业的献身、创造性、自我实现的讨论。许多人感到当有意义的事业具有自我超越性的时候,也就是说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情或者人(例如爱一个事业,一个人,或者神圣的本质)的时候,它们所带有的意义就会更加深刻、更有力量。
      近些年来那些过早发展起来的、年轻的高科技百万富翁经常会发生生活危机,这对于非自我超越性的生命意义系统有一定的启发。许多这样的人在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就是挣钱,挣很多钱,过上很好的生活,得到同行的尊重,早退休。过去从未出现过如此一大批年轻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这些目标。但这时问题出现了“现在该怎么做?我剩下的生命,接下来的40年该怎么过?”
大多数我见过的高科技年轻百万富翁都会继续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开办新的公司、试图重复他们的成功。为什么呢?他们告诉自己必须证实之前的成功并不是侥幸。他们可以自己做到这一切、不需要一个导师或者一个特别的伙伴。为了感到他们自己和家庭是安全的,他们不是需要银行里有100万或者200万,而需要500万、1000万甚至5亿来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意识到挣更多的钱十分无意义和无理性,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钱了,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他们意识到他们在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和家庭在一起、和更接近心灵的东西在一起,但是他们不能放弃玩这个游戏。他们告诉我:“钱就在那里。所有我要做的就是把它捡起来。”他们必须去做生意。一个房地产商人告诉我如果他停止他会觉得自己消失了。许多人害怕厌烦,即使是最为轻微的厌烦也会让他们急忙重新回到游戏中去。叔本华说过欲望本身永远不会满足,只要一个愿望被满足了,就会出现另一个愿望。虽然中间有时会有短暂的间歇期,一些转瞬即逝的满足,但很快它就会转化厌烦。“每个人类的生命,都是在痛苦和厌烦之间左右摇摆。”
     和处理其他存在的最终焦虑(死亡、孤独和自由)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发现对生命意义必须以间接的方式接近。我们必须做的是跃入所有可能意义中的一种。尤其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上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卷入”是最为重要的,治疗师应尽其所能澄清和帮助病人移除通往“卷入”的障碍。佛陀教导我们说,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并不能够教导,一个人必须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摘自《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张怡玲译,甘怡群审校
     
      欧文.亚隆:Irvin D.Yalom 也有翻译为欧文.亚洛姆
  欧文.亚洛姆 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终身教授,是当前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具有几十年的心理治疗的经验,在存在注意和团体治疗方面有著突出的贡献。他在这两个领域均是杰出的治疗师。除了教学和临床实践外, 欧文。亚洛姆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风格多样,从理论书籍到治疗故事到小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他对心理治疗和生活的理解。
  在国内目前出版的著作有:《爱情刽子手》《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当尼采哭泣》《叔本华的治疗》《日益亲近》《直视骄阳》《诊疗椅上的诺言》
  专业著作:《团体心理治疗》《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住院病人模式》(国内目前没有出版)《存在心理治疗》(国内目前没有出版)
  他的个人网站:http://www.yalom.com/